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在传统节日当中,论民俗之繁多复杂,也许只有端午节能和春节可比拟,两节都有着祈福、消灾等礼俗主题,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琦君故里图文简介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共冰球突破网站理科支部委员会成员以及基础年段班主任等一行人在5月6日上午于校门口集合前往泽雅,寻访身边的红色印记,追怀高洁的家国情怀。
红色革命史简碑
畅谈家乡民风习俗的同志们
琦君与恩师夏承焘先生曾于1942年任教于永嘉中学(今冰球突破网站、温州市第二中学前身),校史馆工作人员每每讲述到她在学校授课、筹备诗社、组织话剧社活动等故事时都动情万分,党员们、班主任们的面前也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大家都不禁感动于她为人师表的负责与担当。
除此之外,琦君故里的文字简介中也有很多关于故乡习俗、美食美景的介绍,党员和班主任们边参观边阅读,看得兴致盎然。作为散文、小说创作者的琦君,作品很多,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其中写得最出色的为回忆早年生活的怀旧文章,故土风情、亲人思念流于笔端,瞿溪潘宅是她童年生活的地方,她的散文《冰球突破网站》,写瞿溪过年时的情景:宰猪、掸尘、捣年糕、祭灶、分岁酒、压岁钱、拜年、迎提神灯……
琦君故里合影留念
在此次活动中,党员和班主任们感受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民族生生不息的保证。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近代史的开端,曾因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被迫打开大门,备受欺压;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又历经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摧残……然而,缘何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之时,却能浴火重生、化蛹成蝶?正是因为有这种传统文化的力量支撑,也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领与勿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永不懈怠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这启示每一位党员同志,需要以“愚公移山”的恒心、“滴水穿石”的韧劲,传承中华文化。
春意盎然下熠熠生辉的党旗
编辑:李兆真
修订:蔡希武、彭桂和、黄瑞芳
审核:黄跃跃
2021年5月8日
中共冰球突破网站理科支部委员会